日期:2025-07-31 00:10:08
台风“韦帕”登陆广东后启点配资,沿海地区采取了一系列防风防汛安全措施。
在人员转移与安置方面,重点转移了海岛居民、地质灾害隐患点、低洼地带、危旧房及海上作业人员。例如,珠海市累计转移危险区域人员2.3万人,阳江市转移5万余人,并通过网格化管理确保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。应急避难场所如学校和体育馆提供食物、饮用水、医疗等基本保障。江门市台山市海宴镇望头村安置点通过专人值守防止人员回流,并动态跟踪需求。广州市南沙区开放228处庇护场所,转移近2.3万人。
海洋与渔业安全方面,落实所有渔船回港避风、渔排人员撤离的措施。江门市7000余艘渔船全部回港,阳江市5000艘渔船加固锚缆,海上风电平台作业人员提前撤离。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海浪和风暴潮黄色警报后,沿海地区巡查加固海堤、养殖设施启点配资,湛江徐闻公里坑水库通过疏通溢洪道控制水位。
基础设施防护方面,珠海机场加固围网、道闸,排查供电供水设施,提前协调航空公司转场航空器,确保台风后24小时内恢复航班。广东电网公司集结2.4万抢修队伍,应对台风导致的停电。中山市排查在建工地、危险边坡,珠海市清理倒伏树木恢复交通,茂名电白区对袂花江薄弱河段加高挡土墙并填筑沙袋。
应急响应与抢险力量前置方面,广东省启动防风Ⅰ级响应,珠海、阳江等市成立现场指挥部,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。省防总派出10个工作组督导重点区域。广东省预置水利抢险队伍21支624人,珠海、阳江等地部署消防救援力量及排涝设备。例如,阳江市消防支队前置舟艇和排涝车至高风险镇街。
科技与协同机制方面,利用无人机、气象卫星实时监测台风路径,通过“应急一键通”等平台推送预警信息。自然资源部发布风暴潮警报后,沿海政府联动开展海堤巡查。珠海市联合航空、交通、卫健等部门保障旅客疏散;珠海机场通过自媒体发布航班动态,减少旅客滞留。国企如广东建工控股组织200余人参与道路清障和树木扶正。
灾后恢复与次生灾害防范方面,台风过后,珠海、阳江等地组织力量清理倒伏树木、疏通道路,电力部门抢修受损线路,确保24小时内恢复供电。对受灾区域进行消毒,防范水源污染;持续监测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风险,避免二次灾害。
广东沿海地区通过转移-防护-抢险-恢复的全流程措施,结合科技支撑与部门协同,有效应对台风“韦帕”。其经验表明,防风防汛需以人员安全为核心启点配资,强化风险预判与资源前置,同时注重灾后快速响应,形成闭环管理。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基层应急响应能力,提升智慧化预警水平,筑牢沿海安全屏障。
景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